Quiz-summary
0 of 30 questions completed
Questions: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Information
HKSI Paper 1
You have already completed the quiz before. Hence you can not start it again.
Quiz is loading...
You must sign in or sign up to start the quiz.
You have to finish following quiz, to start this quiz:
Results
0 of 30 questions answered correctly
Your time:
Time has elapsed
You have reached 0 of 0 points, (0)
Categories
- Not categorized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Answered
- Review
-
Question 1 of 30
1. Question
以下哪項是正確的?
I 在付款日,合約的交收基本上可無限期推遲,直至客戶同意進行實貨交收
II 槓桿式外匯交易合約是在交易所簽立
III 在付款日,合約的交收基本上可無限期推遲, 直至訂立淨額結算合約,使原合約下的責任成為淨額交收
IV 在付款日,合約的交收基本上可無限期推遲, 直至在交易所簽立合約
Correct
• 在付款日,合約的交收基本上可無限期推遲, 直至:
(a) 客戶同意進行實貨交收;或
(b) 訂立淨額結算合約,使原合約下的責任成為淨額交收。
• 槓桿式外匯交易合約並非在交易所簽立。Incorrect
• 在付款日,合約的交收基本上可無限期推遲, 直至:
(a) 客戶同意進行實貨交收;或
(b) 訂立淨額結算合約,使原合約下的責任成為淨額交收。
• 槓桿式外匯交易合約並非在交易所簽立。 -
Question 2 of 30
2. Question
下列哪項是槓桿式外匯交易的定義?
Correct
槓桿式外匯交易指在酌情決定的基礎上或以其他方式買賣槓桿式外匯交易合約的行為,或提供財務融通以進行外匯交易的行為(《證券及期貨條例》附表 5載有詳細定義)。
Incorrect
槓桿式外匯交易指在酌情決定的基礎上或以其他方式買賣槓桿式外匯交易合約的行為,或提供財務融通以進行外匯交易的行為(《證券及期貨條例》附表 5載有詳細定義)。
-
Question 3 of 30
3. Question
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以下哪項是槓桿式外匯交易定義中獲豁免的情況?
I 屬由任何分別第8類受規管活動獲發牌的人或透過該人在交易所或期貨交易所執行的交易,或屬完全附帶於該等交易的交易等
II 認可財務機構或中央銀行執行的交易
III 屬《貨幣兌換商條例》所指的兌換交易
IV 屬由任何分別就第 1 類及第 2 類受規管活動獲發牌的人或透過該人在交易所或期貨交易所執行的交易,或屬完全附帶於該等交易的交易等
Correct
在《證券及期貨條例》附表 5 的槓桿式外匯交易定義中,載有許多獲豁免的情況。例子包括:
(a) 認可財務機構或中央銀行執行的交易;
(b) 屬《貨幣兌換商條例》所指的兌換交易;及
(c) 屬由任何分別就第 1 類及第 2 類受規管活動獲發牌的人或透過該人在交易所或期貨交易所執行的交易,或屬完全附帶於該等交易的交易等。Incorrect
在《證券及期貨條例》附表 5 的槓桿式外匯交易定義中,載有許多獲豁免的情況。例子包括:
(a) 認可財務機構或中央銀行執行的交易;
(b) 屬《貨幣兌換商條例》所指的兌換交易;及
(c) 屬由任何分別就第 1 類及第 2 類受規管活動獲發牌的人或透過該人在交易所或期貨交易所執行的交易,或屬完全附帶於該等交易的交易等。 -
Question 4 of 30
4. Question
下列哪項是成爲槓桿式外匯交易商的方式?
Correct
有意從事槓桿式外匯交易的法團須向證監會申請及取得第 3 類牌照。獲豁免領取牌照的人士為從事獲豁免交易的人士。
Incorrect
有意從事槓桿式外匯交易的法團須向證監會申請及取得第 3 類牌照。獲豁免領取牌照的人士為從事獲豁免交易的人士。
-
Question 5 of 30
5. Question
以下哪項是關於核准介紹代理人的正確説明?
I 僅擔當介紹人
II 持有或控制客戶的資產或處理委託帳戶
III 須持有第 3 類牌照
IV 將客戶的買賣盤轉交予其他交易商
Correct
核准介紹代理人僅擔當介紹人,將客戶的買賣盤轉交予其他交易商。介紹介紹代理人並不持有或控制客戶的資產或處理委託帳戶。因此,他們的資本規定較槓桿式外匯交易商為低,但他們亦須持有第 3 類牌照。
Incorrect
核准介紹代理人僅擔當介紹人,將客戶的買賣盤轉交予其他交易商。介紹介紹代理人並不持有或控制客戶的資產或處理委託帳戶。因此,他們的資本規定較槓桿式外匯交易商為低,但他們亦須持有第 3 類牌照。
-
Question 6 of 30
6. Question
下列哪項不屬於認可對手方的描述?
Correct
認可對手方指:
(a) 認可財務機構;
(b) 就任何由第 3 類持牌人所進行的個別交易而言,指與該人士進行交易的另一第 3 類持牌人; 或
(c) 獲證監會認可為對手方的機構(《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397 條賦予證監會是項權力)。Incorrect
認可對手方指:
(a) 認可財務機構;
(b) 就任何由第 3 類持牌人所進行的個別交易而言,指與該人士進行交易的另一第 3 類持牌人; 或
(c) 獲證監會認可為對手方的機構(《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397 條賦予證監會是項權力)。 -
Question 7 of 30
7. Question
關於認可對手方,以下哪項是正確的?
I 是第3類持牌槓桿式外匯交易商或獲豁免人士
II 槓桿式外匯交易商與認可對手方進行的交易獲特殊處理
III 認可對手方會被視為槓桿式外匯交易商的客戶
IV 一般為具規模的機構
Correct
認可對手方一般為具規模的機構,可能是上述持牌槓桿式外匯交易商或獲豁免人士。槓桿式外匯交易商與認可對手方進行的交易獲特殊處理,例如認可對手方不會被視為槓桿式外匯交易商的客戶。
Incorrect
認可對手方一般為具規模的機構,可能是上述持牌槓桿式外匯交易商或獲豁免人士。槓桿式外匯交易商與認可對手方進行的交易獲特殊處理,例如認可對手方不會被視為槓桿式外匯交易商的客戶。
-
Question 8 of 30
8. Question
針對認可財務機構,下列哪項是不正確?
Correct
認可財務機構受金管局規管,從事大量銀行同業外匯業務、為各類客戶進行外匯交易,以及為零售客戶進行槓桿式外匯交易。認可財務機構獲豁免遵守證監會的持牌規定,且自證監會槓桿式外匯交易規管制度開始實施起便不受該制度的司法權轄管所限。認可財務機構繼續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 》獲得有關豁免。
Incorrect
認可財務機構受金管局規管,從事大量銀行同業外匯業務、為各類客戶進行外匯交易,以及為零售客戶進行槓桿式外匯交易。認可財務機構獲豁免遵守證監會的持牌規定,且自證監會槓桿式外匯交易規管制度開始實施起便不受該制度的司法權轄管所限。認可財務機構繼續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 》獲得有關豁免。
-
Question 9 of 30
9. Question
以下哪項是對仲裁的説明?
I 如客戶與持牌交易商之間就關於進行槓桿式外匯交易的任何事宜產生爭議, 則在客戶要求下,持牌交易商有責任以仲裁方式解決該爭議
II 證監會已根據其訂立規則的權力,訂立《證券及期貨(槓桿式外匯交易)( 仲裁)規則》
III 以仲裁方式解決爭議的程序,包括成立仲裁小組、從小組中委任聆訊爭議的仲裁人,以及與仲裁程序、程序的終止及作出裁決有關的規則
IV 受金管局規管,指明獲發牌從事槓桿式外匯交易的條件
Correct
• 《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118 (1 )(b) 條指明獲發牌從事槓桿式外匯交易的條件是,如客戶與持牌交易商之間就關於進行槓桿式外匯交易的任何事宜產生爭議, 則在客戶要求下,持牌交易商有責任以仲裁方式解決該爭議。
• 證監會已根據其訂立規則的權力,訂立《證券及期貨(槓桿式外匯交易)( 仲裁)規則》。該等規則訂明以仲裁方式解決爭議的程序,包括成立仲裁小組、從小組中委任聆訊爭議的仲裁人,以及與仲裁程序、程序的終止及作出裁決有關的規則。Incorrect
• 《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118 (1 )(b) 條指明獲發牌從事槓桿式外匯交易的條件是,如客戶與持牌交易商之間就關於進行槓桿式外匯交易的任何事宜產生爭議, 則在客戶要求下,持牌交易商有責任以仲裁方式解決該爭議。
• 證監會已根據其訂立規則的權力,訂立《證券及期貨(槓桿式外匯交易)( 仲裁)規則》。該等規則訂明以仲裁方式解決爭議的程序,包括成立仲裁小組、從小組中委任聆訊爭議的仲裁人,以及與仲裁程序、程序的終止及作出裁決有關的規則。 -
Question 10 of 30
10. Question
除了提供意見外,下列哪項是《證券及期貨條例》附表5 界定兩種活動為構成就證券或期貨合約提供意見之一?
Correct
《證券及期貨條例》附表5 界定兩種活動為構成就證券或期貨合約提供意見,這兩種活動為:
(a) 提供意見;或
(b) 發出分析或報告,而目的是為利便受眾就取得或處置證券或訂立期貨合約作出決定。Incorrect
《證券及期貨條例》附表5 界定兩種活動為構成就證券或期貨合約提供意見,這兩種活動為:
(a) 提供意見;或
(b) 發出分析或報告,而目的是為利便受眾就取得或處置證券或訂立期貨合約作出決定。 -
Question 11 of 30
11. Question
以下哪項事項須提供意見或作出決定?
I 應取得或處置哪些證券/訂立哪些期貨合約
II 應於何時取得或處置證券/ 訂立期貨合約
III 應按哪些條款或條件取得或處置證券/訂立期貨合約
IV 應否取得或處置證券/訂立期貨合約
Correct
這兩種活動包括就以下事項提供意見或作出決定:
(a) 應否取得或處置證券/訂立期貨合約;
(b) 應取得或處置哪些證券/訂立哪些期貨合約;
(c) 應於何時取得或處置證券/ 訂立期貨合約;或
(d) 應按哪些條款或條件取得或處置證券/訂立期貨合約。Incorrect
這兩種活動包括就以下事項提供意見或作出決定:
(a) 應否取得或處置證券/訂立期貨合約;
(b) 應取得或處置哪些證券/訂立哪些期貨合約;
(c) 應於何時取得或處置證券/ 訂立期貨合約;或
(d) 應按哪些條款或條件取得或處置證券/訂立期貨合約。 -
Question 12 of 30
12. Question
現時就證券及期貨合約提供意見的持牌人的數目與證券及期貨合約交易商( ),因此他們是重要的一群。
Correct
現時就證券及期貨合約提供意見的持牌人的數目與證券及期貨合約交易商相若,因此他們是重要的一群。
Incorrect
現時就證券及期貨合約提供意見的持牌人的數目與證券及期貨合約交易商相若,因此他們是重要的一群。
-
Question 13 of 30
13. Question
以下哪些人士無須獲發牌即可就證券及期貨合約提供意見?
I 從事投資行業的專業財經人士向大衆提供個人意見並從中指導和分析
II 律師、大律師、專業會計師、信託公司及獲發牌從事資產管理的人士完全因其專業身份附帶提供上述意見
III 獲發牌進行證券交易的人士完全因為進行該類交易活動而附帶提供上述意見
IV 財經記者及廣播業者向公眾提供投資意見或發出投資分析或報告
Correct
無須獲發牌即可就證券及期貨合約提供意見的人士一般包括:
(a) 律師、大律師、專業會計師、信託公司及獲發牌從事資產管理的人士完全因其專業身份附帶提供上述意見;
(b) 財經記者及廣播業者向公眾提供投資意見或發出投資分析或報告(不論是否須付費);
(c) 法團純粹向其全資附屬公司、持有其所有已發行股份的控股公司,或該控股公司的其他全資附屬公司提供上述意見或發出上述分析或報告;
(d) 獲發牌進行證券交易的人士完全因為進行該類交易活動而附帶提供上述意見;及
(e) 獲發牌進行期貨合約交易的人士完全因為進行該類交易活動而附帶提供上述意見。Incorrect
無須獲發牌即可就證券及期貨合約提供意見的人士一般包括:
(a) 律師、大律師、專業會計師、信託公司及獲發牌從事資產管理的人士完全因其專業身份附帶提供上述意見;
(b) 財經記者及廣播業者向公眾提供投資意見或發出投資分析或報告(不論是否須付費);
(c) 法團純粹向其全資附屬公司、持有其所有已發行股份的控股公司,或該控股公司的其他全資附屬公司提供上述意見或發出上述分析或報告;
(d) 獲發牌進行證券交易的人士完全因為進行該類交易活動而附帶提供上述意見;及
(e) 獲發牌進行期貨合約交易的人士完全因為進行該類交易活動而附帶提供上述意見。 -
Question 14 of 30
14. Question
針對機構融資提供意見,不包括以下哪項?
Correct
本節將講解適用於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的受規管活動的規則。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 附表 5 , 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指:
(a) 對由認可交易所( 即聯交所) 根據《 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23 條或由證監會根據《 證券及期貨條例》 第 36 條訂立的關於證券上市的規則及證監會頒佈有關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回購的守則的遵守問題或就該等規則及/或守則提供意見;
(b) 處置證券而將之轉予公眾或從公眾取得證券的要約提供意見;
(c) 接受該等要約,但以意見是提供予證券或某類別證券的持有人為限;或
(d) 就上市法團或公眾公司(或其附屬公司、高級人員或股東)提供關於機構重組而在證券方面的意見。Incorrect
本節將講解適用於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的受規管活動的規則。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 附表 5 , 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指:
(a) 對由認可交易所( 即聯交所) 根據《 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23 條或由證監會根據《 證券及期貨條例》 第 36 條訂立的關於證券上市的規則及證監會頒佈有關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回購的守則的遵守問題或就該等規則及/或守則提供意見;
(b) 處置證券而將之轉予公眾或從公眾取得證券的要約提供意見;
(c) 接受該等要約,但以意見是提供予證券或某類別證券的持有人為限;或
(d) 就上市法團或公眾公司(或其附屬公司、高級人員或股東)提供關於機構重組而在證券方面的意見。 -
Question 15 of 30
15. Question
以下哪項是正確的?
I 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的人士須獲證監會發牌
II 關於香港機構融資活動的規管主要載於《證券及期貨條例》、新《公司條例》、《公司(清盤及雜項條文) 條例》、《 上市規則》及證監會頒佈的《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回購守則》
III 《上市規則》由證監會直接管理,而兩項守則均由聯交所在證監會的全面監督下執行
IV 《上市規則》由聯交所在證監會的全面監督下執行,而兩項守則均由證監會直接管理
Correct
• 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的人士須獲證監會發牌。關於香港機構融資活動的規管主要載於《證券及期貨條例》、新《公司條例》、《公司(清盤及雜項條文) 條例》、《 上市規則》及證監會頒佈的《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回購守則》。
• 本手冊僅分析《上市規則》及《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回購守則》。《上市規則》由聯交所在證監會的全面監督下執行,而兩項守則均由證監會直接管理。《上市規則 》及兩項守則將在稍後的章節中討論。有關證監會及其相關委員會、小組及審裁處的活動(包括與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有關的活動),請參閱第 1章第 3 節。Incorrect
• 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的人士須獲證監會發牌。關於香港機構融資活動的規管主要載於《證券及期貨條例》、新《公司條例》、《公司(清盤及雜項條文) 條例》、《 上市規則》及證監會頒佈的《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回購守則》。
• 本手冊僅分析《上市規則》及《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回購守則》。《上市規則》由聯交所在證監會的全面監督下執行,而兩項守則均由證監會直接管理。《上市規則 》及兩項守則將在稍後的章節中討論。有關證監會及其相關委員會、小組及審裁處的活動(包括與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有關的活動),請參閱第 1章第 3 節。 -
Question 16 of 30
16. Question
下列哪項説明不是正確的?
Correct
香港的自動化交易服務指透過並非由認可交易所或認可結算所(現時僅涵蓋聯交所、期交所及其相關結算所)提供的電子設施而運作的任何自動化系統, 為證券及期貨合約提供一種交易機制。 所提供的服務例子包括:
(a) 由經紀提供交易確認及對盤系統;及
(b) 為非本地證券提供全面交易及交收系統。Incorrect
香港的自動化交易服務指透過並非由認可交易所或認可結算所(現時僅涵蓋聯交所、期交所及其相關結算所)提供的電子設施而運作的任何自動化系統, 為證券及期貨合約提供一種交易機制。 所提供的服務例子包括:
(a) 由經紀提供交易確認及對盤系統;及
(b) 為非本地證券提供全面交易及交收系統。 -
Question 17 of 30
17. Question
關於證券保證金融資,以下哪項是正確的?
I 指提供財務融通, 以利便繼續持有該等證券
II 指提供財務融通, 以利便繼續持有該等期權
III 證券必須是被質押作為該項融通的抵押
IV 指提供財務融通, 以利便取得在任何證券市場上市的證券
Correct
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附表5 的定義,證券保證金融資指提供財務融通, 以利便進行以下事宜:
(a) 取得在任何證券市場(不論是香港或其他地方)上市的證券;及
(b) (如適用的話)繼續持有該等證券;
而不論該等證券是否被質押作為該項融通的抵押。Incorrect
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附表5 的定義,證券保證金融資指提供財務融通, 以利便進行以下事宜:
(a) 取得在任何證券市場(不論是香港或其他地方)上市的證券;及
(b) (如適用的話)繼續持有該等證券;
而不論該等證券是否被質押作為該項融通的抵押。 -
Question 18 of 30
18. Question
證券保證金融資不包括以下哪項,除了?
Correct
但不包括以下各項:
(a) 提供財務融通,以利便按照某招股章程包銷、 分包銷及取得證券;
(b) 由第 1 類持牌人提供財務融通,以利便該人為其客戶從事證券保證金融資;
(c) 由屬《證券及期貨條例》指明的法團的集體投資計劃對投資於它所發行的若干投資提供財務融通;
(d) 由認可財務機構提供財務融通,以利便其客戶取得或持有證券;
(e) 由持有某公司不少於 10 % 已發行股份的個人向該公司提供財務融通,以利便證券保證金融資;或
(f) 由某中介人藉使某人與該中介人的有連繫法團互相介紹以使該法團可提供證券保證金融資予該人而提供財務融通。Incorrect
但不包括以下各項:
(a) 提供財務融通,以利便按照某招股章程包銷、 分包銷及取得證券;
(b) 由第 1 類持牌人提供財務融通,以利便該人為其客戶從事證券保證金融資;
(c) 由屬《證券及期貨條例》指明的法團的集體投資計劃對投資於它所發行的若干投資提供財務融通;
(d) 由認可財務機構提供財務融通,以利便其客戶取得或持有證券;
(e) 由持有某公司不少於 10 % 已發行股份的個人向該公司提供財務融通,以利便證券保證金融資;或
(f) 由某中介人藉使某人與該中介人的有連繫法團互相介紹以使該法團可提供證券保證金融資予該人而提供財務融通。 -
Question 19 of 30
19. Question
以下哪項為證券保證金融資人、進行證券保證金融資的交易商及其代表須遵守的業務守則標準?
I 把保證金客戶的帳戶及現金客戶的帳戶結合
II 透過持續的管理報告進行有效監控,報告須列明重大客戶的貸款結餘、 所持抵押品詳情、保證金融資比率及涉及證券抵押品的集中風險的貸款結餘
III 審慎的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
IV 審批客戶的信用、設定保證金貸款限額、貸款比率及追繳保證金的政策及程序
Correct
證監會期望證券保證金融資人、進行證券保證金融資的交易商及其代表遵守的業務守則標準, 主要載列於《操守準則》(包括附表 5 ) 及《 成交單據規則》。這些標準包括:
(a) 審批客戶的信用、設定保證金貸款限額、貸款比率及追繳保證金的政策及程序;
(b) 審慎的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包括以證券保證金融資客戶的證券抵押品作抵押而向銀行借貸的限額、控制使用客戶的證券抵押品及有關客戶及證券抵押品的集中風險;
(c) 透過持續的管理報告進行有效監控,報告須列明重大客戶的貸款結餘、 所持抵押品詳情、保證金融資比率及涉及證券抵押品的集中風險的貸款結餘;
(d) 按《成交單據規則》的規定,在成交單據及戶口結單中向客戶披露其帳戶狀況。例如:
(i) 在成交單據及戶口月結單中顯示客戶的帳戶為保證金帳戶;
(ii) 在所有戶口結單中披露向客戶提供的所有財務融通詳 情,包括財務融通融通的性質、信貸限額及屆滿日期,計息基準以及於該日或該月終結時所持的證券抵押品數量、市值、 保證金價值及保證金比率等;及
(e)把保證金客戶的帳戶及現金客戶的帳戶分開。Incorrect
證監會期望證券保證金融資人、進行證券保證金融資的交易商及其代表遵守的業務守則標準, 主要載列於《操守準則》(包括附表 5 ) 及《 成交單據規則》。這些標準包括:
(a) 審批客戶的信用、設定保證金貸款限額、貸款比率及追繳保證金的政策及程序;
(b) 審慎的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包括以證券保證金融資客戶的證券抵押品作抵押而向銀行借貸的限額、控制使用客戶的證券抵押品及有關客戶及證券抵押品的集中風險;
(c) 透過持續的管理報告進行有效監控,報告須列明重大客戶的貸款結餘、 所持抵押品詳情、保證金融資比率及涉及證券抵押品的集中風險的貸款結餘;
(d) 按《成交單據規則》的規定,在成交單據及戶口結單中向客戶披露其帳戶狀況。例如:
(i) 在成交單據及戶口月結單中顯示客戶的帳戶為保證金帳戶;
(ii) 在所有戶口結單中披露向客戶提供的所有財務融通詳 情,包括財務融通融通的性質、信貸限額及屆滿日期,計息基準以及於該日或該月終結時所持的證券抵押品數量、市值、 保證金價值及保證金比率等;及
(e)把保證金客戶的帳戶及現金客戶的帳戶分開。 -
Question 20 of 30
20. Question
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Correct
證券交易商及證券保證金融資人在處理客戶證券及證券抵押品時須遵從《客戶證券規則》,包括在再質押客戶的證券抵押品前取得客戶的書面授權。客戶證券的匯集安排可根據《客戶證券規則》進行,但證券交易商及證券保證金融資人僅可以有限的方式處理客戶證券,並受客戶的書面授權所限制。
Incorrect
證券交易商及證券保證金融資人在處理客戶證券及證券抵押品時須遵從《客戶證券規則》,包括在再質押客戶的證券抵押品前取得客戶的書面授權。客戶證券的匯集安排可根據《客戶證券規則》進行,但證券交易商及證券保證金融資人僅可以有限的方式處理客戶證券,並受客戶的書面授權所限制。
-
Question 21 of 30
21. Question
關於保證金協議,以下哪項説明是正確的?
I 持牌法團在與客戶訂立明確的書面保證金客戶協議前,即可為客戶作出保證金買賣
II 持牌人應確保客戶理解保證金帳戶如何計算保證金貸款的利息
III 客戶協議須以客戶理解的語言製備,並附有明確的風險披露聲明
IV 客戶無須理解保證金賬戶的貸款的還款時間及方式
Correct
持牌法團在與客戶訂立明確的書面保證金客戶協議前,不得為客戶作出保證金買賣。客戶協議須以客戶理解的語言製備,並附有明確的風險披露聲明。 持牌人應確保客戶理解保證金帳戶的條款及條件, 例如:
(a) 如何計算保證金貸款的利息;
(b) 貸款的還款時間及方式;
(c) 客戶授權容許的抵押品用途;
(d) 獲准貸款限額、貸款比率,以及不同類別的證券是否使用不同的貸款比率;
(e) 追繳保證金的程序,例如何時發出追繳保證金通知及未能按通知繳款的後果;及
(f) 證券保證金融資人為彌補保證金不足而出售客戶證券抵押品前,應向客戶發出的通知(如有)。Incorrect
持牌法團在與客戶訂立明確的書面保證金客戶協議前,不得為客戶作出保證金買賣。客戶協議須以客戶理解的語言製備,並附有明確的風險披露聲明。 持牌人應確保客戶理解保證金帳戶的條款及條件, 例如:
(a) 如何計算保證金貸款的利息;
(b) 貸款的還款時間及方式;
(c) 客戶授權容許的抵押品用途;
(d) 獲准貸款限額、貸款比率,以及不同類別的證券是否使用不同的貸款比率;
(e) 追繳保證金的程序,例如何時發出追繳保證金通知及未能按通知繳款的後果;及
(f) 證券保證金融資人為彌補保證金不足而出售客戶證券抵押品前,應向客戶發出的通知(如有)。 -
Question 22 of 30
22. Question
下列哪項是再質押客戶證券抵押品的額外規定,除了?
Correct
獲發牌從事第 8 類受規管活動的證券交易商及證券保證金融資人再質押客戶證券抵押品時,須遵從以下額外規定:
(a) 再質押客戶證券抵押品的上限為 140 %;
(b) 相關扣減百分率的若干變動;及
(c) 向保證金客戶額外披露匯集及質押風險的規定。Incorrect
獲發牌從事第 8 類受規管活動的證券交易商及證券保證金融資人再質押客戶證券抵押品時,須遵從以下額外規定:
(a) 再質押客戶證券抵押品的上限為 140 %;
(b) 相關扣減百分率的若干變動;及
(c) 向保證金客戶額外披露匯集及質押風險的規定。 -
Question 23 of 30
23. Question
以下哪項是正確的?
I 適用於資產管理業的主要條例有《證券及期貨條例》、《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等
II “ 資產管理” 指房地產投資計劃管理
III “ 資產管理” 指證券或期貨合約管理
IV “ 資產管理” 指註冊強積金計劃或其成分基金
Correct
• 適用於資產管理業的主要條例有《證券及期貨條例》、《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 “《強積金條例》”) 、《 職業退休計劃條例》、《 保險業條例》, 其次是《銀行業條例》、《僱傭條例》、《稅務條例》及《 受託人條例》。
• 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附表 5 , “ 資產管理” 指:
(a) 房地產投資計劃管理;或
(b) 證券或期貨合約管理。Incorrect
• 適用於資產管理業的主要條例有《證券及期貨條例》、《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 “《強積金條例》”) 、《 職業退休計劃條例》、《 保險業條例》, 其次是《銀行業條例》、《僱傭條例》、《稅務條例》及《 受託人條例》。
• 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附表 5 , “ 資產管理” 指:
(a) 房地產投資計劃管理;或
(b) 證券或期貨合約管理。 -
Question 24 of 30
24. Question
以下哪項是關於房地產投資計劃管理的描述?
I 指該人為另一人提供營辦集體投資計劃的服務,而在該計劃下管理的財產主要由不動產組成
II 指該人為另一人提供營辦集體投資計劃的服務,而該計劃是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104 條獲認可的
III 指該人為另一人提供營辦集體投資計劃的服務,而該計劃是根據《稅務條例》第 129 條獲認可的
IV 指該人為另一人提供營辦集體投資計劃的服務,而該計劃不被《證券及期貨條例》認可
Correct
“ 房地產投資計劃管理” 就任何人而言,指該人為另一人提供營辦集體投資計劃的服務, 而:
(a) 在該計劃下管理的財產主要由不動產組成;及
(b) 該計劃是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104 條獲認可的。Incorrect
“ 房地產投資計劃管理” 就任何人而言,指該人為另一人提供營辦集體投資計劃的服務, 而:
(a) 在該計劃下管理的財產主要由不動產組成;及
(b) 該計劃是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104 條獲認可的。 -
Question 25 of 30
25. Question
下列哪項是管理“證券”的定義,包括?
Correct
在結束對資產管理的定義前,請注意該定義提及管理“ 證券”,特別包括任何於集體投資計劃中的權益,但不包括在以下情況下任何於集體投資計劃中的權益:
(a) 《強積金條例》下的註冊強積金計劃或其成分基金;
(b) 《職業退休計劃條例》下的職業退休計劃;或
(c) 與《保險業條例》 指明的保險業務類別有關的保險合約。Incorrect
在結束對資產管理的定義前,請注意該定義提及管理“ 證券”,特別包括任何於集體投資計劃中的權益,但不包括在以下情況下任何於集體投資計劃中的權益:
(a) 《強積金條例》下的註冊強積金計劃或其成分基金;
(b) 《職業退休計劃條例》下的職業退休計劃;或
(c) 與《保險業條例》 指明的保險業務類別有關的保險合約。 -
Question 26 of 30
26. Question
下列哪項不是“ 信貸評級” 的定義主要人群與事務的信用可靠性以已界定的評級系統表達的意見?
Correct
“ 信貸評級” 定義為“ 主要就:
(a) 任何不屬個人的人;
(b) 債務證券;
(c) 優先證券;或
(d) 任何提供信貸協議
的信用可靠性以已界定的評級系統表達的意見”。Incorrect
“ 信貸評級” 定義為“ 主要就:
(a) 任何不屬個人的人;
(b) 債務證券;
(c) 優先證券;或
(d) 任何提供信貸協議
的信用可靠性以已界定的評級系統表達的意見”。 -
Question 27 of 30
27. Question
以下哪項是正確的説明?
I “ 提供信貸評級服務” 定義為以向公眾散發信貸評級為目的之情況下,或信貸評級會如此散發的合理期望下,擬備該等信貸評級
II “ 提供信貸評級服務” 定義為以訂閱方式分發信貸評級為目的之情況下, 或信貸評級會如此分發的合理期望下, 擬備該等信貸評級
III 收集、整理、散發或分發關乎任何人的負債或信貸歷史的資料是《證券及期貨條例》在提供信貸評級服務的定義中特別豁除的活動
IV 信貸評級服務的定義包括“ 依據某人作出的要求而專為該人擬備並只提供予該人的信貸評級,而該項評級並非擬向公眾散發或以訂閱方式分發,亦無合理期望該項評級會如此散發或分發
Correct
• “ 提供信貸評級服務” 定義為在:
a) “ 以向公眾(不論在香港或其他地方)散發信貸評級為目的之情況下,或信貸評級會如此散發的合理期望下,擬備該等信貸評級; 或
b) 以訂閱方式(不論在香港或其他地方)分發信貸評級為目的之情況下, 或信貸評級會如此分發的合理期望下, 擬備該等信貸評級。”
• 《證券及期貨條例》在提供信貸評級服務的定義中特別豁除以下活動:
(a) “ 依據某人作出的要求而專為該人擬備並只提供予該人的信貸評級,而該項評級並非擬向公眾(不論在香港或其他地方)散發或以訂閱方式(不論在香港或其他地方) 分發,亦無合理期望該項評級會如此散發或分發;或
(b) 收集、整理、散發或分發關乎任何人的負債或信貸歷史的資料。”Incorrect
• “ 提供信貸評級服務” 定義為在:
a) “ 以向公眾(不論在香港或其他地方)散發信貸評級為目的之情況下,或信貸評級會如此散發的合理期望下,擬備該等信貸評級; 或
b) 以訂閱方式(不論在香港或其他地方)分發信貸評級為目的之情況下, 或信貸評級會如此分發的合理期望下, 擬備該等信貸評級。”
• 《證券及期貨條例》在提供信貸評級服務的定義中特別豁除以下活動:
(a) “ 依據某人作出的要求而專為該人擬備並只提供予該人的信貸評級,而該項評級並非擬向公眾(不論在香港或其他地方)散發或以訂閱方式(不論在香港或其他地方) 分發,亦無合理期望該項評級會如此散發或分發;或
(b) 收集、整理、散發或分發關乎任何人的負債或信貸歷史的資料。” -
Question 28 of 30
28. Question
下列哪項為《場外衍生工具匯報規則》的適用範圍,除了?
Correct
• 《場外衍生工具匯報規則》指明就何等場外衍生工具產品負有匯報及備存紀錄責任,證監會可不時指明其他產品。
• 現時只有兩種指明產品類別:掉期息率及以貨幣為基礎的不交收遠期。在兩項產品類別中,只有 3 種指明產品類型的交易須予以匯報。Incorrect
• 《場外衍生工具匯報規則》指明就何等場外衍生工具產品負有匯報及備存紀錄責任,證監會可不時指明其他產品。
• 現時只有兩種指明產品類別:掉期息率及以貨幣為基礎的不交收遠期。在兩項產品類別中,只有 3 種指明產品類型的交易須予以匯報。 -
Question 29 of 30
29. Question
以下哪項情況產生須匯報?
I 產品成為指明產品類型的首日或之後,持有指明產品類型的法團成為持牌法團的規管方
II 產品成為指明產品類型的首日或之後,持牌法團失去獲豁免待遇的資格
III 產品成為指明產品類型的首日或之後,持牌法團以對手方的身份訂立指明產品類型的交易
IV 產品成為指明產品類型的首日:持牌法團是指明產品類型的對手方
Correct
所有持牌法團,除非獲豁免,均須遵守《場外衍生工具匯報規則》。匯報責任於下列情況產生:
(a) 產品成為指明產品類型的首日:持牌法團是指明產品類型的對手方;
(b) 產品成為指明產品類型的首日或之後,持牌法團:
(i) 以對手方的身份訂立指明產品類型的交易;
(ii) 代表聯屬公司“ 在香港” 進行指明產品類型的交 易(聯屬公司指與該持牌法團屬同一個集團的另一所公司);
(iii) 失去獲豁免待遇的資格;或
(c) 產品成為指明產品類型的首日或之後,持有指明產品類型的法團(即以對手方的身份)成為持牌法團。Incorrect
所有持牌法團,除非獲豁免,均須遵守《場外衍生工具匯報規則》。匯報責任於下列情況產生:
(a) 產品成為指明產品類型的首日:持牌法團是指明產品類型的對手方;
(b) 產品成為指明產品類型的首日或之後,持牌法團:
(i) 以對手方的身份訂立指明產品類型的交易;
(ii) 代表聯屬公司“ 在香港” 進行指明產品類型的交 易(聯屬公司指與該持牌法團屬同一個集團的另一所公司);
(iii) 失去獲豁免待遇的資格;或
(c) 產品成為指明產品類型的首日或之後,持有指明產品類型的法團(即以對手方的身份)成為持牌法團。 -
Question 30 of 30
30. Question
關於匯報的方式和時間,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Correct
• 所有交易資料的匯報須通過由金管局操作的香港儲存庫電子匯報系統進行。 必須成為香港儲存庫的會員才可通過該系統作出匯報。
• 一般情況下,匯報須按 T+2 基準,即於任何交易事件發生後的兩個營業日內作出。 但是,就於“ 延緩期” 內發生的交易而言, 特別的規定適用於其須予以匯報的交易詳情及時間及視乎“ 寬限期” 是否於該交易事件發生時適用於該持牌法團。Incorrect
• 所有交易資料的匯報須通過由金管局操作的香港儲存庫電子匯報系統進行。 必須成為香港儲存庫的會員才可通過該系統作出匯報。
• 一般情況下,匯報須按 T+2 基準,即於任何交易事件發生後的兩個營業日內作出。 但是,就於“ 延緩期” 內發生的交易而言, 特別的規定適用於其須予以匯報的交易詳情及時間及視乎“ 寬限期” 是否於該交易事件發生時適用於該持牌法團。